我和妈妈比童年
【荷韵B班优秀习作】
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二小六(3)班徐睿可(第五讲优++)
晚上,我关掉灯,看着窗外伸了个懒腰,心想:真累呀!做了这么多作业,好累呀!又想起明天一大堆的课,我气鼓鼓地躺在床上,哼!我就不信妈妈小时候有这么多补习班。
“吱呀——”门似乎打开了,我下了床,起来关门。忽然,一阵风吹来,我眼前的景象就变了样儿,房间变成了一间办公室,门口挂了个牌子上面写了三个字“校长室”。奇怪?我怎么到校长室来了?而且这间校长室虽然整洁,却十分破旧,很像村里的小学。
“邓丽丽!”咦?是我妈妈的名字。我看见一个和我长得差不多的女孩儿,胆怯地站在校长室里,嘴里喃喃着:“28、29、30、31……49、56——”“什么56?都让你数多久了?怎么还不会数呀?”是外婆的声音,哦!我记起来了,妈妈跟我说过,她们要上小学必须要会数100以内的数字。可是妈妈当时年纪又小,平时又要照顾舅舅,怎么也不会数。小女孩急得“哇”的一声哭了,被外婆连拉带扯地拖回家里。
“邓丽丽!”怎么又是一声喊?画面一转,我又看到了新的场景,只见妈妈手里拿着一根皮筋,兴冲冲地跑了出来。外婆却发现屋里的缝纫机上缝裤子的皮筋少了一根,不用说,妈妈是偷了外婆的皮筋来“拉拢”同学们了。我看见妈妈穿着格子衬衣,一路小跑,跑到等候已久的同学面前,放开皮筋,两位同学将皮筋绷住,妈妈便跳了起来,嘴里还念着琅琅上口的口诀:“马兰开花二十一……”妈妈的辫子上下翻飞,如同两只小蝴蝶,她的脚灵巧地跨过皮筋,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别提有多快活了。
忽然,画面再一转,我又来到了妈妈的房间里。我看见妈妈借来的《一千零一夜》摆在床头,以前妈妈说这是她在童年读过的唯一一本课外书。结果,舅舅在与她争抢时把它撕碎了……当时妈妈哭得天昏地暗,凑了半个月的零花钱才把它还上了。所以,妈妈给我讲故事时,总会抚着《一千零一夜》的书皮,似乎怎么也看不够。
我想着,又环顾四周,从幼儿园起,妈妈就督促我学习,报各类补习班。每次家里的玩具多得都可以堆成山,我的衣柜里挤满了各式各样的新衣服。书,更是铺天盖地地摆满一屋子。而在妈妈小时候,她为了能补习,找外婆哭了一整天,就是为了要交一块钱学费。妈妈为了学游泳,在没有专业教练的情况下,被表哥表姐硬灌了好几口水……而现在的我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多媒体教学,在高级的游泳池里自由地游曳。课余,妈妈还会带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想着我的幸福生活,心里似乎明白了许多,妈妈的童年虽然没有补习班,学习压力也不大,但生活压力和条件都比我艰苦太多。而我,为何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呢?
精彩点评:睿可具有很强的画面描述能力!灵活运用新奇的“穿越”技巧,穿梭于妈妈童年的苦与乐,并用电影般的笔触为我们展现出有年代感的童年画卷。最后将自己与妈妈的童年进行对比,不但有跨越时空的温情,又有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不失为一篇文佳情真的佳作!
指导老师:林娜江语堂
我和妈妈比童年
【荷韵B班优秀习作】
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小学五年级戴靖恬(第五讲)
“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迷迷糊糊的童年……”说起童年,今天,林老师便要我们问一问家长的童年,我好奇地跑到妈妈跟前,和妈妈比一比,到底谁的童年更幸福更有趣。
场景回放一:吃饭
(妈妈)叹了口气说:“那时候,我和你的小姨、舅舅,每天放学回家只能吃腌菜拌白米粥,能吃其它的食物简直是稀罕事。鸡蛋也只有生病的时候能吃。而且小时候家长对我们管教严格,在吃饭时如果用筷子在盘子里翻,那必定会被你外公用竹条把手打红的。”妈妈说完挠了挠后脑勺。
(女儿)我不屑一顾,撇了撇嘴说:“您们那时候真惨,每天都吃白米粥和腌菜我可受不了,您看我每天回家吃饭,饭桌上早已放满了可口的饭菜。每天不是虾就是鱼,并且现在家里都用公筷了,比以前卫生多了。”我不禁哼了一声,露出稍稍得意的笑容。
场景回放二:旅行
(妈妈):“我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在上学,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武汉。在武汉我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长江大桥,我当时眼里都冒出了光,就是那时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来武汉生活、工作。”妈妈说完露出了向往的目光。
听见妈妈讲到这儿,我突然有所反思,原来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妈妈当年在艰苦条件中奋斗出来的呀!
(女儿):“老妈,真该感谢您和爸爸给我提供这么丰富的旅行大餐,您们带我去北京游览悠久历史的故宫,去广州畅玩惊险有趣的长隆游乐园,去云南游玩古色古香的丽江古城……谢谢您们让我在旅途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我莞尔一笑,向妈妈表示感谢。
这次比童年,我肯定是赢了,但妈妈那朴素的童年生活也为她们的成长提供了质朴又坚实的土壤,所以才有了我丰富多彩的童年,感谢老爸老妈!
精彩点评:通过对比自己与妈妈的童年差距,可真是天差地别!可也正是长辈的艰辛打拼,才成就了我们的美好生活,靖恬在这场对话中将“我”态度的转变拿捏得十分到位,是本文的一大亮点!但人物的语言还可以更加鲜明简炼哦!
指导老师:林娜江语堂
我和妈妈比童年
【荷韵A班优秀习作】
武汉市武昌区复兴路小学五年级张芷源(第五讲)
晚上,清风吹过我的窗前,一轮圆月挂在天空,我正在电视机前舒舒服服地一边吃零食一边看电视。正当我看得起劲的时候,旅游在外的老妈给我发来了钉钉消息:“张芷源,聊聊天呗!”没想到妈妈竟然会这个时候主动找我聊天,于是,一场关于“童年生活”的比赛就开始了。我来提问,妈妈回答。
情景回放一:生活
(老妈):我小时候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给弟弟妹妹做饭,因为她们还小,家里人忙着工作赚钱,作为姐姐的我就成了“顶梁柱”。弟弟妹妹也要做家务,妹妹洗衣服,弟弟就做家里的卫生,小孩子也不能闲着。那时候我们的饭菜很简单,有的时候因为饭菜不多,就用菜汤泡饭,但是我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的。
(女儿):老妈,您可真辛苦!我每天起床,您都把饭菜做好了,闹钟响了三遍我还赖在被窝里。我上学去后,您又在家里洗衣服,我是真正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平日里“十指不沾阳春水”。我现在的幸福是您用劳动换来的,我要谢谢您!
情景回放二:服装
(老妈):那时候,我们买回来的新衣服都视它如宝贝,新年才舍得穿我们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年到头也只有那几件衣服穿,而且款式很单调,不是黑色就是白色,如果有人买了条花裙子,那就成了整条大街的小公主了。
(女儿):您们那个时候的日子过得很苦,我们现在不缺衣服,穿旧了的衣服就直接扔掉了,没有缝没有补,有些衣服买回来一次没穿过,不像您们那么的节俭。而且每个女孩子都有一柜子花裙子,人人都是小公主。
比赛结束,我当然成为了这次比赛的赢家,我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而妈妈的童年确实艰苦朴素,但我却知道,没有妈妈的付出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
精彩点评:小作者的观察很细腻,在作文中条理清晰地把对比一条条列出来,逻辑严密,组织语言的能力很强!非常感动的是小作者一直记得感恩,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哦!但有时候能看出有些“词穷”,要注意增加词句积累量哦!
指导老师:张慧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