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出来的艺术
【荷韵A班优秀习作】
武汉市武昌区复兴路小学六年级刘奇恒(第三讲)
周六,我去清荷上作文课,刚一上课,老师就告诉我们今天要吹画。我很疑惑,画怎么能够吹呢?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我马上来告诉你。
只见老师拿来一杯墨水、一根棉签和一根吸管,首先老师把棉签蘸上一点儿墨,把墨水点在洁白的纸面上,然后拿一根吸管对着纸面上的墨水猛地一吹,墨点顿时像遇见大鲨鱼的小鱼儿一样四处逃窜。不一会儿,纸面上出现了分叉交错的墨痕,纸上居然出现了一棵看起来很有艺术感的树!
后来老师让我们自己试验一下,我把棉签蘸上了墨水,然后滴在纸上,雪白光洁的白纸一下子像长了一颗黑黑的痣似的。然后,我用吸管轻轻一吹,墨痕像一道弯弯曲曲的小河流淌开来,又像一群鱼儿在水中嬉戏,还像一条小蛇在水中游动;墨水们东奔西跑,纸面上顿时充满了活力!然后,我又在每个分叉的尽头再点上一点儿,随后使劲往各个方向吹,一根根树枝就在纸面上出现了。每根树枝都吹好了以后,我就用红笔在上面画上美丽的桃花,纸上马上就呈现了一片片的桃花林,我好像闻着有股淡淡的清香,想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画面,仿佛来到了春天!
这幅画令我有种身临其境之感,好像我正置身于这片美丽的桃花林中,真神奇啊!
这次吹画活动让我有了奇思妙想,因为不用画笔就能画出一幅美丽的画,也证明了有许多新奇的事物值得我们尝试!
精彩点评:吹出来的桃花林更自然,也更充满这意外的乐趣!小作者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很出彩,把墨水的动态和想象的桃林写得格外有趣,语言也很生动!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些文字表达有点前后混乱,还是要注意一下哦!
指导老师:张慧娟
吹墨大赛
【荷韵B班优秀习作】
武汉市武昌区复兴路小学四(2)班钟茄馨(第三讲)
大家好,我是一瓶黑墨,传说中的“吹墨大师”——林老师把我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后倒在一个个洁白的杯子里,我便成了一杯不浓不淡的墨水。
林大师把雪白的棉签放到我的肚子上,再把我滴在白纸上,然后她使劲一吹,我便像蜿蜒的河流快活地向前流去。她一点,再吹一下,我又变成了爬山虎的触角,努力地向前爬去,林大师说:“同学们,一幅杰作诞生啦!”同学们连忙鼓掌,原来林大师用我吹出了一幅“春日杨柳图”。
同学们也开始制作了,他们有的鼓起腮帮子用力吹,有的用棉签东点点西画画,还有的同学三下五除二便吹出一幅美妙的作品,让人拍手称赞……
有个叫钟茄馨的同学向我使劲吹气,我感觉到身上痒痒的,就飞快向前跑步,一直有一大股气流在后面追随着我。跑着跑着,我突然发现,我在白纸上画出来美丽的梅树,梅树的枝丫纵横交错;我还画出了绽放的烟花,在空中留下绚丽的影子;还有可爱的小虫子们也来凑热闹,仿佛在一块做游戏……原来小小的我可以千变万化,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真神奇呀!
最后,每位同学都戴上了胜利的桂冠,他们都有希望成为未来的吹墨大师呀!
精彩点评:茄馨从一杯墨的角度来描写这场活动,视角非常新颖!平凡的墨水经过老师同学们的“点化”,变成了一幅幅充满美感的艺术品!小作者的语言活泼,营造出轻松的阅读氛围,如果能将它描写成“一滴墨的神奇旅行”就更有吸引力了!
指导老师:林娜
吹墨记
【荷韵B班优秀习作】
武汉市洪山区南湖一小六(3)班徐睿可(第三讲优++)
安静的课堂上传来阵阵吹气声,墨水缓缓在纸上蜿蜒,如同一条清澈的小溪,你肯定会问我们在干什么?哈哈,我们在“吹画”呀!
雪白的纸上被棉签滴上了一滴黑色的“珍珠”,十分引人注目,我深吸一口气,气运丹田,鼓起腮帮子往吸管上一吹,那墨水就散漫开来,似乎在雪中漫步,悠哉游哉,好不快活!有些墨水刚一兵分两路就又交错开来,似乎在窃窃私语;有些墨轻轻一吹就渲染开来,真是大气豪放;有些墨点原封不动,催着它走它也不走,似乎是安于现状。
“嘶……”“呼”同学们的吸管又开始“唱歌”了,看来大家创作得很起劲呀!我看了看我和同桌的“杰作”,线条交错,很有抽象画的意味嘛!时间已剩下不多了,为了一鼓作气完成“吹墨画”,我又用棉签点了墨,使劲地往纸上吹,可墨点似乎太调皮了,我叫它走它不走,我不想让它溜走,它“嘶啦”一下逃窜开来,让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又过了几分钟,同学们有的搁下吸管中场休息,靠在椅子上养精蓄锐,有的为争分夺秒完成创作而手忙脚乱,我也累得满头大汗,而小墨点在纸上又滑到另一个地方去了,还调皮地对我笑呢!
不过,辛苦总会有成果的,在我的努力下,小墨点成长成了一只硕大的蘑菇,墨水也汇聚成了美丽的大蝴蝶,我又和同桌齐心协力用浓墨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黑猫,它正在蘑菇下躲雨哩!我又和同桌一合计,取了一个十分抽象且含义深远的名字——雨中世界,偷偷告诉你,这画儿只有大师才看得懂哟!
看来是我与同桌的想象力十分别具匠心,我们的作品被评为了“最具童话色彩奖”。同学们的画也别出心裁,有诗情画意的《倒影》,有天马行空的《童趣》,还有穿越色彩的《寒梅》,让我大开眼界!
水墨画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今天这节“吹墨课”不仅让我脑洞大开,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也让我认识了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并且让我对我国的水墨画大师充满了敬佩!
精彩点评:睿可这篇习作充盈着欢快的气息,多次表示心情的小短句恰到好处地点缀在文章中,再搭配详略得当的细节描写和对吹墨画所呈现的意境渲染,不失为一篇佳作!不过有时候要注意一些易错的错别字哦,加油!
指导老师:林娜江语堂
吹墨记
【荷韵B班优秀习作】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五年级梅哲宇(第三讲)
一代吹墨大师林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她独创的“吹墨画”技艺。
只见林老师先用棉签蘸了蘸墨水,在纸上轻轻地点了一下,纸上就留下来一个小小的墨团。然后,让小助手帮她把纸端平,林老师用吸管轻轻地吹出一口“仙气”,顿时,纸上的墨团立刻分出枝来,林老师继续吹,只见越来越多枝条从墨团中“长”了出来,真是神奇!
随着林大师的“创作”,墨水欢快地在纸上跳着舞。最后,一幅“好看”的水墨画就“问世”了。顿时,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像一根根柳条在风中摇曳;有的认为这是一束蒲公英,正在随风传播一颗颗种子;还有的认为这是一个小女孩,墨团是她的脑袋,一根粗些的线条是她的身体,而那些细线条是她那飘逸的长发。
看到老师画的画,同学们个个迫不及待,都想创作一幅。看到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林老师给每两位同学一张纸、一小杯墨、一根棉签和两根吸管,让我们发挥想象创作。
开始了,限时八分钟,场内顿时响起了小蛇般的嘶嘶声。原来是同学们用习惯吹墨的声音,真有趣!我们组准备吹烟花水墨画,我们先用棉签点一滴墨,然后直接对着黑团的中心用力一吹。顿时,墨水如同脱缰的野马分散开来,随后,我们又把枝条吹长一些。可是时间已经不足以我们继续了,加上我们不小心在纸上多画了一笔,于是我们灵机一动,在现有的墨画上“将错就错”改成了一片丛林,丛林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奇怪图案,代表着林中的怪物,最终我们这幅充满想象的神奇“吹墨画”获得二等奖。全班同学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各自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奖项。比如有“最具考古意义奖”、“最天马行空奖”……
这次吹墨课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古典气息,我们应当继续把水墨文化发扬光大,让它流传下去。
精彩点评:哲宇这篇习作用详尽又活泼的语言将这样一堂特殊的泼墨画课堂记录下来,真是让老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呀!在用“墨”作画时,哲宇可谓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定记忆深刻吧!文字如此生动优美,要是书写更加工整就更好啦!
指导老师:林娜江语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