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四单元习作指导:笔尖流出的故事。
我笔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剪影,笔尖流淌出来的故事都是生活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习作所提供的环境和人物,一起来学习续编故事。
审题:审题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二是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三是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甄选素材:
1.确定主题和情节。首先要分析环境的特点,想好人物在这种环境下会经历哪些事情。
2.事情的结果是什么。如果自己独立创编则首先要想好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环境,有哪些人物发生的故事,结果是什么。
3.怎样的事情。无论写什么只有主题鲜明才能让人能够读出故事的思想情感,产生感悟;有一定的顺序,会设置悬念,故事情节随着人物一系列活动展开,我们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这一过程写清楚才会让人读明白故事讲的是什么。设置一定的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在最后解开悬念引人思考。
习作要求:
1.选择一个人物做故事的主人公。
2.注意写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合理地运用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动具体。
构思模板示例
选材一:种树的少年
1.地点:校园
2.时间:丁香花盛开的季节
3.人物一:张明,淘气包性格,学生角色
人物二:王寒冰,“小辣椒”性格,雷厉风行,班长角色
人物三:李军,充满活力,班主任角色。
4.综合以上素材展开联想:张明怎么淘气了,班长是怎样处理的?班主任李军老师又是怎么做的?
开头:淘气包张明体育课上突然溜走了。
正文:张明和王寒冰一起帮助老人搬丁香花树、种树。
结尾:李老师加入种树队伍。
精彩语段:学校的丁香花又要开放了,美丽的花苞娇艳待放,吸引了许多学生前来观看,他们都想看到丁香花绽放的美丽瞬间。而种树的那个下午发生的动人故事,却无人知晓……
选材二:爱心少年陆天和流浪狗朵朵的故事
1.时间:冬日黄昏
2.地点:街头
3.当时环境:车来人往
4.人物一:少年陆天,特点:充满爱心
人物二:流浪狗朵朵
5.综合以上素材展开联想:流浪狗出现在哪儿,什么样子?陆天怎么发现了朵朵,他是怎么做的?
开头:一只受伤的流浪狗差点被车撞到。
正文:陆天救助小狗
结尾:陆天把小狗送到了爱心之家
精彩段落:天、越来越冷了。人们裹着厚厚的羽绒服,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在里面。远处,过来一只流浪狗,它跑得跌跌撞撞,嘴巴里呜咽着。干瘦的身躯,卷曲的毛发,让人看着心疼。这时候,陆天放学回家……
选材三:月光下的村庄
1.时间:月光下(夜晚或深夜)
2.地点:村庄
3.人物一:铁蛋
人物二:爷爷,特点:体弱多病
4.综合以上素材展开联想:为什么只是爷爷和铁蛋?爷爷出现了什么情况?铁蛋怎么办的?
开头:爷爷又生病了。
正文:铁蛋照顾爷爷,孝顺爷爷。
结尾:铁蛋和爷爷在月光下幸福地散步。
精彩语段:“咳咳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爷爷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没有说出来。铁蛋看到了,立马放下手中的柴火去给爷爷捶背。月光从天空洒下来,照在铁蛋和爷爷的脸上。“爷爷,你看,”铁蛋用手指着月亮和星星,“您看那多像咱俩呀。”……
写作小结
一是要抓住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情节一般包含: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二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例如单元课文《桥》一文中关于“雨”“山洪”“桥”的描写,这是自然环境描写;《在柏林》中对女孩和周围人们的描写,是社会环境描写。
三是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例如单元课文《穷人》中的描写。
四是从一个侧面、一个瞬间之中,捕捉生活,表现主题。例如单元课文《在柏林》。
五是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结尾出人意料——情节引人入胜。例如单元课文《桥》《在柏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