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文道统一丨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返璞归真,文道统一
    ——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响水县双港中学赵霞
    来源:响水语文
 
    三天的省培已落下帷幕,专家们对新课标下教材精准的分析,各种课型的教学建议、教授方法和教学设计作了全方位的解读,令我受益匪浅,也为日后的教学打开了一扇门,特别是为我所困惑的文言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新课标”(2011版)关于七至九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文言文教学:“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具体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能够“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新课标中通过诵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具体内容,是文言文理解,感悟的基础,在长期的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特殊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文言现象是阅读课外浅显文言文的根基,也完成了积累和运用这一课标要求,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对教师的授课维度有了一定的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不能过于简化,只停留于文本诵读和文言语句的翻译。
    本次培训中,专家们在几篇文言文教学中让我深深的懂得了文言文教学还应遵循返璞归真,文道统一的规则。即:“读通、读懂、读悟、读活。”
    所谓读通,就是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对不常见的生僻字作出标注,便于课堂互读时强调交流,尝试划分文句的节奏停顿,因为文言文的韵律美只有在句读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体会,也更利于理解句子的正确含义。
    所谓读懂,就是学生充分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能正确规范的翻译文章,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等媒介,将文中重点语句呈现给学生,学生小组探究互助,划出重点语句,然后运用文言文常用的翻译方法即直译和意译的方法,遵循留、(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等可照写不翻译)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节词。)调、(特殊句式及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翻译要调整语序)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的原则,力争将文章译得通、达、雅、信。这样,教师的串讲,变成了学生的自我学习、互助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提高。
    所谓“读悟”,是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赏析,鉴赏文言文的能力。从而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悟以读通、读懂为基础,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思想的震颤。
    古人云:“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鉴于此,我将即将要教学的《小石潭记》的读悟部分做了如下设计的:
    一:品读课文,赏析石潭美
    师:柳宗元真不愧是文学大家,他用寥寥数笔就为我们描绘出了小石潭独特的景致,让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美。接下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边读边议,并拿起你的笔,圈画出你做喜欢的词句,在书旁做批注,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生阅读,批注,积极讨论,回答。)(设想学生的活动过程。)
    生1:我觉得“如鸣佩环”写得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声的清脆悦耳,为下文“小石潭”的出现作铺垫。
    生2:我觉得“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已出,为…”这句话写得好,它不但表现了潭水格外的清凉,还描绘了石头的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奇特的造型。
    生3:“空游”二字突出了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程度,正面写鱼,侧面写水,这种手法叫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师:很好,这位同学在赏析句子的过程中,还能归纳出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生4:“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也是正面写鱼,侧面些水,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生5:“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写得好,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儿的欢快,妙趣横生,动静结合,也暗示了作者的心情。
    生6:我觉得“斗折蛇行,犬牙差互”用的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北斗星的曲折来写溪身;用蛇的蜿蜒爬行来描摹溪水的状貌;用狗牙的交错来展现小溪两岸的形状,让读者感到形象,生动逼真。有画面感。
    师小结:同学们独到的见解,让老师领略了小石潭的景致。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小石潭景物特点,那就是“美”。
    (设想学生可能作出的回答。)
    二: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情
    师:小石潭美丽的景致,本应让人流连忘返,可作者为什么觉得“凄神寒骨”,仅“记之而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请同学们:
    1.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的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生1:“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2:我感受到了作者开始游玩时,还有淡淡的欢乐,后来接触到了幽深,凄清的环境,
    心中的悲凉,忧伤一下子又涌上了心头。是他不得不伤怀离去。
    2.文章一开头,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观鱼时,鱼“似与游者相乐”;坐潭上时,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矛盾吗?为什么?
    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出示写作背景,看完背景后,生小组深层讨论,师生共析。)
    师明确:不矛盾,乐是为忘忧,柳宗元被贬后,心中凄苦,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片刻的淡淡的欢乐,却难逃浓浓的愁,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致使他触景伤情,情难自已,不得不伤怀离去。此愁如影随行,无处不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被贬后,苦闷,忧伤,悲凉,凄苦之情。
    (设想学生可能作出的回答。)
    三:深度拓展,品评人物
    师:有人说:“柳宗元是脆弱的,不敢直面挫折,不能乐观对待人生。”,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生各抒己见,师明确。)
    师:我想:我们还是无法责备柳宗元的,柳宗元始终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天下苍生为己任,虽远贬他乡,信念却坚如磐石,政治上的失意,政敌的排挤,内心的壮志难酬,加之亲人的亡故,使踌躇满志的柳宗元倍受打击,试问:此情此景,世上到底有几人能淡然处之,洒脱应对呢?于是,柳宗元只好寄情山水,抒闲情,慰愁肠,所以,山水在柳宗元的眼里,便成了他情感和个性的载体。
    所谓“读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与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并能实践中举一反三;能自行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这一理念常常体现在作业设计这一环节,常见题型就是对文体类似的或思想内容相关联的两篇文言文进行比较阅读,呈现学生由读通、读懂输入学习到读悟、读活输出学习的全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使文言文教学返璞归真,文道统一,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乃吾辈之责任,其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名师简介
    赵霞,响水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响水县第八批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响水县双港中学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县教科研“先进个人”,获县“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潜心教书育人,多次在县开设观摩课,示范课。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平时能利用时间进行教学研究,主持和参与省、市、县级课题研究。组建校“青鸾”文学社团,多次指导学生在《作文周刊》等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在市、县作文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