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东玲:从心所欲不逾矩

  课间十分钟,一群孩子跑向双杠,个头小的双手抓杠,荡来荡去,个子高的直接坐在杠上,更有机灵地像猴一样的学生,“噌噌”顺着柱子爬上杠。站在杠上直叫唤:“谁可以上了呀?”那甭提多神气。
 
  德育处王老师正好经过,吓出一身冷汗,呵斥道:马上下来,站成一排!
 
  大家下杠也利索,老实的站成一排,等待老师的发落。
 
  “知道哪里错了吗?”
 
  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使眼色,偷笑着,深吸一口气说:
 
  “老师,我错了,我不该站在双杠上,这样不安全,容易掉下来。”
 
  “那该怎么罚你们呢?”
 
  “以后不玩双杠了”大家异口同声。
 
  上课铃响了,学生跑进教室上课去了。留下王老师一个人面对双杠发呆,以后不玩儿双杠,那留双杠何用?双杠到底能不能玩儿?
 
  餐厅历来是习惯重灾区,排队、讲话、节约、文明……方方面面,不一而足。
 
  学校在餐厅专门装了广播系统,在孩子就餐的时候播放音乐,希望孩子们在音乐声中享受美餐。然而事与愿违,孩子们因为听不清对方说话而提高了分贝,整个餐厅愈发吵闹。
 
  为了培养学生文明就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值周老师、学生齐上阵,并在餐厅各个区域都安排责任人。
 
  有负责监督有序排队的,有负责监督吃饭时说话的,有负责监督学生浪费饭菜的……总之,在大家的努力下,餐厅格外安静了。看着餐厅里的这些娃娃们像一只只小鸡一样,一个劲儿的啄食,却没了一点生气,老师们惆怅了,餐厅里可否讲话?
 
  我们知道学生看见双杠就会情不自禁的玩起来,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能创造性的玩出各种花样,正是这种自由发挥,让他们既锻炼了身体,提升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又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当然首先要保证安全,但如果我们简单的认为不安全,就禁止学生玩双杠,岂不是因噎废食?那双杠存在于校园的意义何在?
 
  餐厅无疑是相对轻松又方便交流的一个场所,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用餐的时间里,自然是渴望话一话家常的。甚至有心的班主任在这个时候会与某些特殊的学生有计划的沟通,平时各自坚守在教室的老师也希望借此机会增进一下情感,或者进行工作方面的对接。
 
  如果餐厅里噤声,那餐桌上的交流与沟通又如何实现呢?
 
  这些就是天性与规则的矛盾,类似的矛盾还有很多。之所以纠结,是因为我们在面对这些事件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在该与不该之间做出选择。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尊重学生的天性,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又要充分利用资源,帮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规则意识。
 
  首先,规则从哪里来,决定着规则是否有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定规则,当他们从心底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规则自然就产生了。有了规则,还得有促进规则落实的奖惩办法。
 
  比如将这些规则与奖罚措施张贴在相应的区域。双杠边,用明显的标志注明玩儿双杠的时间和规则,写清哪些危险动作是禁止的,违反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等,这其实就是学生的游戏规则,学生知道一旦违反游戏规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他们就会相互提醒监督,自觉遵守约定,时间久了,孩子们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也会逐步增强。
 
  再者,就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教他们一些遵守规则的方法。很多时候学生的行为看来是幼稚可笑又可气的。我们总认为他们是故意不遵守规则,如明知道植物园里的嫩草不能踩,却还当好玩儿去踩一踩,端着餐盘儿把饭菜撒了一地,却浑然不觉……如果我们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这些事件,就能理解其中的缘由了。
 
  儿童天生是向善的,当他们的行为出现偏差的时候,并不代表他们的思想已如此。而是他们没有掌握遵守规则的方法,没有受过相对专业的指导而已。试想,如果我们和学生一起制作餐厅规则,一起商讨就餐时说话的分贝,一起决定违反者将受到何种处罚等等,相信就餐会更加有序和温馨。
 
  规则与天性的较量,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是考量学校教育观和教师智慧的杠杆。顺从人的天性的角度,制定规则,用规则调整指导学生言行,才能逐渐达到“从心所欲不逾规”的理想境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