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玫留香,关爱其实一点也不奢侈

  予玫留香,关爱其实一点也不奢侈
 
  邓子萌
 
  在天津一位妈妈上传的一段教儿子走盲道视频中,妈妈告诉孩子怎样理解盲道上的条纹、圆点。还告诉他,如果感觉不出来,就蹲下来摸一摸。男孩在妈妈的带领下,用小脚试探着在盲道上前进,不时停下来摸一摸盲道上的凸起。然而,一辆红色的汽车,赫然挡住了孩子的去路。
 
  看到这儿我心中不禁一紧,而许多网友也纷纷留言。一方面为宝贝加油,一方面呼吁不要再占用盲道。一条顺畅的盲道,不能成为视障人士的奢侈品;一份温暖的关爱,我们不能因偏见而吝于表达。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对待人的态度,往往取决是否利己,而非是否利他。
 
  比如患艾滋病的儿童,他们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拥有灿烂的笑容,童真的爱以及异想天开的头脑。但是,就因为他们不幸患上了艾滋病,这本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却被其他人厌恶、远离甚至暴力对待。即使许多人都知道近距离的接触并不会被传染,但依旧不愿靠近。在一次出行中,我遇到了一个布偶熊,他手里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患有艾滋病,你愿意给我一个拥抱吗?”每当有人经过他身边时,他会充满希冀地跑到别人跟前,接着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当我主动走过去给他一个拥抱时,他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喜悦,让人不禁也荡漾出一抹微笑。
 
  关爱其实一点也不奢侈。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充满善意,不吝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暖心话……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总能给他人的心灵带来最柔软的一击。
 
  马克思曾说过:“你只能用爱交换爱。”对于视障人士,看不见,就是他的不完美。面对他人的困顿,及时施以援手,也是在用美德成全自己。历史的这间藏书阁里,“关爱”跳跃在字里行间:王羲之为老奶奶在扇上题字,特蕾莎修女救助垂死者,冯玉祥为老人让座……爱的端口不只是朝下,还可以向上:三国时期的韩信在当上大将军之前,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落魄穷小子,在他快饿晕之际,一位老妇人给了他馒头和水,后来韩信当上大将军之后,特意找到老妇人报答恩情。籍籍无名的漂母,因为一饭之恩,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只是弱者需要关爱,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关爱,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的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关爱其实一点也不奢侈,愿每个人都能被感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