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恩师

  难忘恩师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固隆中学梁秋娥
 
  年华似流水。弹指之间,我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如烟往事多已忘却,但学生时代的一些琐事,却能如数家珍一般藏在心中挥之不去,而且随着岁月越沉越深。
 
  最难忘的,是学生时代遇到的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一提起他,我心里就涌起一股对这位曾经给予我莫大关爱的老师的感激之情。
 
  这位恩师就是我初中的数学老师——刘峰老师。
 
  记得刚升入初中的那个开头,我恰好卧病在家。几天后,我病好了。那天早晨,明媚的阳光爬上了东山,洒满上学的路上,我跟着要好的伙伴好奇地走进了披着晨曦的校园,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陌生的面孔很多,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径直走到一个空位子坐了下来。同桌告诉我,这一节是数学课。我掏出课本,做好准备。其时进来的是一位中年男教师,中等身材,穿一件朴素的蓝色中山装,掖下夹着一摞书本健步走上讲台。他抬头扫视了一下教室,我分明发现老师深邃的目光移到了我的位置上,然后清楚地说:“今天,同学们都到齐了,那咱们就开始上新课吧。”
 
  其实,我只是迟去了几天。课后,我才听伙伴们说:别的课都开了,只有数学老师说再等等吧,数学与别的科目不同,不想让一个同学掉队。
 
  就这样,许多新老师中,数学老师就以他公平慈爱的形象第一个走进了我的心灵。病愈后的我,仿佛被帯进了温暖如春的百花园,开始了愉快的初中生活。
 
  也许是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缘故吧,渐渐地,我竟喜欢上了数学。还记得,老师常常将我干净整洁、条理清晰的练习本、作业本,挂在教室后墙上供同学们展览。
 
  我总觉得老师像一位魔术师,手拿着小棒在空中轻轻地一挥,就拨动了我全身的琴弦,点亮了我学习数学的天赋。现在想来,是刘老师,让我发现了数学的无穷乐趣;是数学,让我认识了老师的崇高伟大!就这样,老师、数学永远居住在了我幼小的心灵里。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孩子,被父亲拉着手高兴地走进了趣味无穷的数学殿堂。
 
  更让我感激的,还是这样一件事情。
 
  那时,我们周边几个村的孩子都要到中心村白涧初中读书。夏季白天长,我们都可以每餐匆匆回家吃饭,自然不费事,但冬季白天短,天黑得早亮得迟,为了安全,我们便要住校。只能中午回家吃一顿饭,然后带两锅饭(那时,我们把盛饭的器具叫做桶桶锅,有铝制的,有砂锅的,盛满后够一个成人的饭量)分别是晚上的和明早的。当时,村里有亲戚的同学就把饭放在亲戚家中,只待放学回去吃了;而像我没有亲戚的,就是随本村同学三天两头凑合着。寒冷的冬晨,村庄里寂静得令人不愿打扰,人们大多起得比太阳还迟,我因此有时竟吃不上一顿热饭,加之我体弱脾胃差,能吃上热饭便成了我最大的愁事。
 
  记得有一天的课余时间,一位同学跑来告诉我说:“刘老师叫你了。”我正在大院里和伙伴们跳绳,一听说老师叫我,赶紧跑到老师办公室。老师坐在办公桌后,一手里点着烟卷,烟卷冒着细烟,一手写着教案,很平静的样子。我站在旁边,心里正思忖着老师的意图。这时老师停下笔,看着我,和蔼地问:“秋娥,近段时间你学习生活怎么样?"我想了想,吞吞吐吐地说:“没什么,就是......”“是不是没处热饭?以后就把饭锅放我这儿吧?我给你热一热。你看行吗?”老师带商量的口气问道。腼腆内向的我惊喜地点点头,可嘴上却羞于说声谢谢,就一溜烟地离开了。回家后,我欣喜若狂地告诉了父母。从此,一放学,我就去到老师家,总能看到旺旺的火炉边靠着我的银色铝饭锅,掀开盖子,热气升腾。整整一个冬天,我都无忧无虑地只是学习。
 
  我不仅吃上了热饭,还吃上了“偏饭”。老师每次去灶上吃饭后,他的办公桌上常放着一两道数学题,让我和他的女儿看一看、做一做。潜移默化中,老师成了我生命中最敬爱的人。
 
  有几次老师请假离校,我竟失落得无心上课,天天盼望看到老师的身影;有几次老师到他姐姐家,需从我家门前经过,我竟努力地想让父母请他到家坐一坐,吃顿饭以示谢意;有几次,我几经辗转,索要到老师的一张一寸黑白相片。
 
  初中毕业时,承载老师太多关爱的我,却没赠送给老师一样东西,哪怕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竟空空地走了。几年后,我参加了工作,深感内疚,几次专程去看望已经退休在家的老师。老师已两鬓如霜,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我总想旧事重提表达感恩至深,但老师显得很平淡,好像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
 
  是啊,老师毕生桃李满天下,多少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迎来送往,多少的付出,岂是为了等待回报?又怎能回报得了?
 
  谢谢我可亲可敬的如同父母般的老师!谢谢我无私奉献的老师们!你们是我们成长中伟大的引路人,是我们永生值得尊敬和铭记的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