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元宵

  一袋元宵
 
  作者:田建中
 
 
  当人们还仍然陶醉在春节的快乐幸福之中时,元宵节像个调皮的孩子一样也紧跟着到来了,把人们快乐的心情带到了极至,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无限甜蜜。随着大街上卖元宵的越来越多,关于元宵的往事又涌上心头。那是三十二年前,我在豫北一个山区小镇的普通中学读高三,为了让我们这些贫困的山区孩子升入理想的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学校正月初六就开学了。正月十五那天校长带着从全校六百多名学生中选拔出来的我们四个人参加了豫北五市高中生“数理化英”竞赛,我参加的是物理考试。上午考完后中午对了对答案,我是四人中唯一得满分的。
 
  果然下午成绩就出来了,并直接发了奖,我不出所料的获得了第一名。组委会奖励校长一个脸盆和一个被单,五十多岁的校长激动的欣喜若狂,不停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小子!有能耐,我没看错人,将来肯定有出息!要知道这可是咱们学校建校三十多年来第一个市级第一名啊!”我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地听着这个平时严肃的像尊石佛的校长第一次这样快乐,我知道校长是文革时兰州大学物理系最后一届的高才生,因为成份不好才被当老师的,我更知道“物理市级第一名”对于没有任何试验器材的山区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回去的路上校长看见大街上卖元宵的地摊,才想起来今天是元宵节,他当即决定买一袋元宵送给我,以表扬我的努力。我当时只知道这种圆圆的白白的甜甜的软软的东西原本叫汤圆,因民国时的大总统袁世凯听着像“烫袁”不吉利,就下令给改了名字,以避讳他老人家的名字。但从来也没机会和条件亲自品尝过这种对我家来说的奢侈品。所以今天难得遇到这样一个机会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了。
 
  当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快步回到家里时已经是吃过晚饭的时候了,我高兴地把一袋元宵递给娘时,娘迟疑地望着我,等我说明了原因,娘很久没展开过的眉头也舒展了。
 
  娘打开一看,一共十二个圆圆的小元宵,而弟弟、妹妹早就嚷着让娘赶快下锅煮元宵吃。娘对我们说元宵很好吃但绝不能一次多吃,吃多了粘肠,晚上睡不着觉,要先喝几口汤再吃,咽肚后马上要再喝几口汤才行,我们都信以为真的点点头。
 
  没多久热气腾腾的元宵就出锅了,姊妹三个围着锅台认真地看着,九岁的弟弟连口水都出来了。娘小心地把元宵盛在六个碗里。奶奶、爹、娘、我、弟弟、妹妹,一人一个。每个碗里盛了满满一碗汤,里面漂着两个小小的元宵。
 
  开始吃元宵了,八十多岁的奶奶说年纪大了牙不好就把两个元宵弟弟、妹妹各一个放到他们碗里了,只喝了些汤,爹娘一人吃了一个要给我,我没要就也给了弟妹各一个。弟妹按娘说的吃口元宵喝几口汤,把满满一碗汤全喝光了,头上全是汗,连晚上梦里还说元宵真好吃。我也第一次尝到了元宵的美味,那种甜绵爽口的滋味至今难忘,成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一转眼三十二年过去了,我考上了省城最有名的大学,在城市里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结了婚买了房,拥有了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成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
 
  每到元宵节我就会禁不住想起那一袋元宵,是那一袋元宵给了我更大的鼓励和动力,让我知道去如何追寻生活和事业的甜蜜和美满,并学会感恩更多的人……
 
 
 
  【作者简介】
 
  田建中,男,河南漯河市人,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漯河作家协会理事,漯河源汇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荣获全国写作教学名师,河南十佳语文教师。2019年冰心文学新作奖获得者。出版有儿童文学《天上下雨心里晴》、《云中谁寄锦书来》,童话集《一捧阳光》,云南晨光出版社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系列丛书“亮亮晶晶看中国”中南卷长篇小说《有你的世界最美》一书签约作家,淘宝网、京东网有售。江西高校出版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反映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故事集《小康之家》一书签约作家。漯河市文艺精品奖获得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