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那些事儿——一个15岁女孩的隔离生活自述

    ◆隔离那些事儿◆ 一个15岁女孩的隔离生活自述
    文/范佳仪 指导老师:谭嘉慧 来源:诲人慧语
 
    特殊的时期,特殊的2020年,我也拥有了一次奇妙的经历。机场寥寥无几的乘客,检票口一次又一次测的体温,无数位穿着厚重隔离服的志愿者,仿佛永远也闻不完的消毒水的味道。每次严谨的检查都让人体会到了中国面对疫情的强大。同时,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第一次一个人坐救护车,第一次一个人住酒店,第一次在深夜肠胃感冒发作,第一次自己一个人生活了那么多天......
    独特的体验,让我的2020更加精彩。这七天,让我一个人静下来思考了许多问题,也体会到了以前体会不到的快乐,在逆境中成长了许多。
    接下来让我带你走进疫情时期的集中隔离酒店——
    那天是2月15日,在长沙待了29天之后,终于还是决定一个人坐飞机回广东上学。01
    01
    而从进入机场的那一刻起,与家中就完全不同了。一个又一个测体温的检查站,窜满了消毒水的味道。昔日来来往往的人群,也寥寥无几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冷清的机场,也是十分不习惯。人与人之间都隔得很远,很远。一群穿着隔离服的人,背着装满了消毒水的背包,对机场进行着消毒。机场里很是冷清,几乎没有人发出声音。路过的人也是匆匆走过,这便是疫情中的机场。
    登机后,飞机上的人也全都戴上了口罩,每个人都需要在网络上登记健康状况(我填写的是纸质的)。
    飞机起飞、落下,心也仍然是紧绷着的。拿完托运的行李,还有两张表需填完整,才会排队、放行。同一航班的人都涌在了出站口,争先恐后地围在工作人员边。后面的警察大喊:“排队!”人们才逐渐排成了两个队伍,却也是通行得十分缓慢。填不了网上资料的人只得在旁边打圈,心急如焚,却也无计可施。由于在到长沙之前去过湖北,所以我被留了下来。在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后,湖北籍且三十天内到过湖北的我被告知需要被集中隔离,需待两次核酸检测结果皆为阴性后才可离开。经同意后,我被带上了一辆救护车。
    而在这之前,我怎么也没有想过,人生中第一次坐救护车竟是在这种情况下。行李箱在路上随着车子的前进剧烈晃动着。车上有一张床,三张座椅,我坐在最角落的座位上。车里冷冰冰的,除了我以外,只有司机在前面开着车,没有人和我讲话,我也只好坐在角落里,东张西望了。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和寂寞感涌上心头。心中无限次为没有退票而感到后悔,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说在家躺着就是做贡献了吧。
    透过车窗,看到窗外,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漆黑的路,两旁一闪而过的树影,救护车闪烁的灯成为了我看清楚路的唯一依靠。悬着的心也再没放下过。
    思绪一阵一阵,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而救护车逐渐减速,停在了一家酒店旁。
    02
    一个人艰难地把行李箱从车上提了下来,环顾了一下四周,一个不算太大的停车坪。面前的酒店,大概有五层楼高。一道自动门摆在我面前,旁边写着:“集中隔离区域,进出请戴口罩”几个字,大厅并不大,有一张环形沙发,一张桌子,还有前台。大厅有十余人,站在一团,紧紧地盯着我,便瞬间觉得背后发紧,汗不自觉地涌出,糊在背上。不久一位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政府工作人员递给我三四张纸,上面全部都是一些关于此次集中隔离的注意事项,然后就是不停地填资料,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航班信息、健康情况......无数的待填项目令我眼花缭乱。
    随后就是一张一张地确认签字。终于上交后,工作人员终于带我去了隔离的房间。房间挺大的,环境也不错,只是一个人住显得格外的空荡,寂寞之感不约而至,糊在心头。由于要坐飞机,也已经有八个多小时没有进食了,饥饿的感觉终于让我冷静了下来。坐在座椅上,摘掉口罩,瞬间感觉就连呼吸都顺畅了许多,从书包里掏出一包被压碎了的巧克力豆,充了充饥。九点半,工作人员送来了一盒饺子和一碗汤。
    或许是太饿了的缘故,瞬间觉得美味至极。原计划来机场接我的母亲也被拦在了高速入口,尽管心急如焚,却也只得先回去。终于想起和父母视了个屏,却也只能隐藏起心中百般的无奈,报个平安。此时已经十点多了,决定去冲个热水澡,却发现水龙头没有水。叫了前台打开后,却也只有冷水,结果只能换个房间。而另一个房间也没有热水,结果被告知,可能明天再会有热水了。也只能匆匆睡去。
    03
    第二天早晨六点半,自然醒来,窗外仍是一片黑。母亲打电话来,说小姨是今天剖腹产。即将迎来一个新的生命,喜悦终于占据了内心的恐慌,立马打了电话去陪她聊了一会天,直到小姨进产房,也是八点多了。八点半,酒店送了早餐在门口,今天的早餐是粥。于是便边喝着粥,等待着新生命的到来。九点,姨夫在家族群里发出了新生命诞生的喜报,家族中多了一位小公主。九点半,敲门声响起,开门后,一位穿着隔离服的医生出现在门前,测量我的体温,又让我签了两张字,随后给了我一张实施医学观察告知书,就去敲其他隔离者的门了。
    休息了一会后,前台打电话通知我去到楼下做第一次核酸检测。楼下风很大,风把医护人员手中的资料纸吹得飞来飞去。再次填了两份资料后,我进行了第一次核酸检测,医护人员会拿棉签蘸取你咽喉中部分的唾液,随即收集到一个小小的试管中。
    下午四点半左右,又有一位医护人员敲门测量体温。
    04
    2月17日凌晨一点,胃中传来一种酸胀感,食道中仿佛时刻都会火山爆发,一点半,终于意识到自己再次肠胃感冒的我终于还是把昨天的冷饭吐了出来。顿时感觉喉咙被胃酸侵蚀得说不出话来,尽管不适,由于酒店隔音不好的缘故,也是怕吵到其他被隔离的人员,我只得起身把地板弄干净。抿了几口水之后,也就休息了。
    早晨,又吐了两次后感觉也好了一些。十一点,再次被电话叫醒,下楼做完了第二次核酸检测。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好好配合工作人员,等待结果,就可以回家了。下午吃了些药,睡了一觉,感觉好了许多。这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那么想念我的家,想念父母,也是第一次身处他乡犯胃病。经历也实在是独特!
    2月18日,学校开始上网课,这也让我平淡无趣的隔离生活多了几丝趣味。而这一天,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学习的好处。不学习的话,会使人十分的空虚,并且也十分喜欢胡思乱想。
    这天,学习充实了我的生活,也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体会到了学习的趣味,沉醉、着迷、徜徉在学习中,这种感觉是多么快乐,你可以不顾一切,只管在书海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寻找自己、寻找人生的真谛!终于体会到了这种学习带来的奇妙的感觉。
    酒店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给我量两次体温,早上九点半和下午四点半左右。每天的餐食也会在早上八点半,中午十二点半和下午五点半左右送到。
    也经常会听到门外喷洒消毒水的声音。因此,每天是在闻着酒店中特别的“消毒水香”中度过。
    05
    2月20日,是预估核酸检测结果出来的日子。心中十分激动,也非常期待,期待着可以回到家,尝一尝我一个月没有吃过的妈妈做的饭,然后躺在我的床上,做一个美美的梦。到了下午,也激动地无心学习,决定回家之后看回放。母亲也联系好了司机,就等着我的结果出来,回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整个下午都在窗边,心中幻想着,有一辆救护车,拉着象征着我可以回家了的通行证,告诉我我可以回家了。不过,这阵东风,我等了一个下午,也没能将它等来。
    心态终于崩了,豆大的泪水终于随着这几天的委屈一起倾泻而出,怎么也停不下来。想回家的心愈加剧烈,脑子里一遍遍回放着这几天的遭遇,想着父亲和母亲的面容,情绪怎么也不能平复,心里一遍遍想着要是到处退了那张飞机票,得该多好啊......
    2月21日,心态已经崩溃,甚至觉得自己永远都回不了家了。这天,母亲也从家里赶来,打算在高速口等。到了中午,母亲竟然过了高速口,到了我的酒店。
    终于见到了这7天以来唯一熟悉的面孔,我简直不敢相信眼前所见的这一切,同时也体会到了母亲在我心中是有多么的重要,而母亲也知道了她可以为了我多么的不屑一顾。两人深情相拥,顿时却感觉,我好像已经许久没有这样拥抱过母亲了。
    下午,我们母女俩都兴奋地不行,期待着这天就可以回家。或许是老天爷不忍心拆散我们吧,下午三点半,前台终于打来了我做梦都想梦到的电话,便马上收拾好了行李,下了楼。而在离开这里之前,还有八九份资料等着我去填。而这次,却觉得是多么的乐意,立马写完了资料,签完了字,准备回家去。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在我离开之前,送给了我一朵花和一大包有机蔬菜,心里终于释然了。
    发动机启动,我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终于踏上了这条我每天看了无数遍却没能够走的路......
    我终于明白,我们以前平凡的喧闹的充满烟火味的每一天,是多么幸福且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
    
    文字录入:范佳仪
    写作指导:谭嘉慧
    编辑:谭嘉慧
    审稿:谭嘉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