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安县,今淮安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楚汉之时人们把他评为“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
韩信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祖上是楚国的贵族,家庭殷实。他自幼就熟读兵书,希望有朝一日当上大将军,领兵打仗,保卫楚国,但是,他的理想还没来的及实现,秦始皇就打败了楚国,并俘虏了楚王,韩信一家也被贬为平民,只能艰难度日,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后来,韩信投奔项梁,但没有得到重用,项梁死后,归附项羽,做了郎中,依旧没有得到赏识,可谓“功不成,名不就”。于是逃离楚军,投靠刘邦,初期颇多失意,后被封为大将军,逐渐显示其杰出的才能。他一生当中最富传奇色彩、最光辉的岁月才正式开始。他先后率兵打下了关中,平定了西魏、代、赵、燕、齐等诸侯国,随后又帮刘邦打败了项羽。对此,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评价说:“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韩信之功也!”
此时韩信手握重兵,重情重义,信守承诺,始终没有忘记刘邦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可不久后,吕后以他蓄意谋反为名,把他残忍地诛杀了。
韩信身为汉初名将,虽然出身低微,但是靠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将王、侯、将、相全部担任了一遍。正因为韩信如此丰富精彩的人生,才使他成为了最有故事的历史人物,仅与他相关的成语就有也很多。如:
胯下之辱:说的是韩信小时候只知道读书和练武,后来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经常到别人家去混饭吃,他衣衫不整,被一个无赖欺负,让韩信从从他胯下钻过,韩信把他上下打量了一会儿,就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钻了过去。以韩信之后的能力完全可以杀掉那个无赖的,但是他没有杀。
一饭千金: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一千两黄金来答谢她。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拔旗易帜、十面埋伏:说的是韩信杰出军事才能,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占取了关中;通过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拔旗易帜,灭掉了赵国;通过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评价他说:“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韩信之功也!”是的,无论韩信的人生是以何种方式结束的,都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盖世奇功,在后人眼里,他永远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兵仙”!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