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有感:迦陵神韵,蓝鲸遗音

  迦陵神韵,蓝鲸遗音
 
  ---《掬水月在手》有感
 
  首先说,我对叶先生只是略知一二,而且仅限吟诵和点滴的诗词评析,而且,我对叶先生的吟诵,总感觉含糊不清,但是对叶先生分析诗词,我很喜欢读。
 
  也因为此,潜意识里总想有机会多了解她。当看到《掬水月在手》全球公映时,我决定不再等待,我要看这部纪录片。
 
  可是,迟迟不见邢台排片。
 
  2020年10月21日下午,耐不住等待一周的迫切,终还是给邢台各个影院打电话,为什么没有《掬水月在手》的排片?
 
  结果说,因为不是商演,太小众了,根本没打算安排。不过,金逸影城给了我希望,说,包场可以,他们有片子。好吧,包场看,虽然孩子们估计看不懂这么慢节奏的纪录片,但或许成绩好的或者家长会有所收获。
 
  于是23日上午,得以近距离接触叶先生。
 
  我想,如果自己不是组织人,需要照看纪律和孩子们的安全,我很可能沉浸在影片中无法自拔。即便如此,泪水还是一次次打湿了我的口罩。
 
  因为看得断断续续,我只能片面记录一下自己的只言片语。
 
  影片采用一线串珠法,以叶先生生活为主线,串起了她生命中的磨难和闪光时刻。可以说苦味生活千磨难,天以百凶成就之。
 
  叶先生大半辈子的生活是“不容易”的。
 
  少逢战乱,婚姻不幸,中年丧女……直到大陆文革结束,高考恢复,她毅然决然决定回国定居。
 
  这是我第一次稍微了解了叶先生的生平。如果说对个人命运有什么大的感概,或许谈不上。毕竟知天命之年,多多少少有一些好的不好的阅历,对于生离死别、怀空念远都已经见惯不惊了。但是对生命的细节不可能没触动啊,那是个体生命的升华。作为一名老师,一路诗人讲下来,每个诗人人都有各自的不幸,叶先生的苦难同样也是个人的苦难。能让人触动的,是他们的苦难都共同地用诗词表达了出来,超越了自己,成了全人类的情感共鸣。
 
  所以,影片中说:“是诗词拯救了她。”
 
  是,诗词拯救了她,她也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诗词。她在诗词里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依赖,她决定,后半生的使命就是传承吟诵,用她的话说:“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她要将古诗词吟诵传下去,“即使现在不被接受也没关系。就像远古神话中可以远隔重洋通话的蓝鲸,这点海上的遗音,也许将来会被人们听到并感动。”(摘录)
 
  这是这部影片我最看重的地方,继往圣之绝学的使命感,让叶老师浑身散发着温和的光芒。
 
  不是所有人能听叶先生吟哦诗词的,比如我。这次观影,是我第一次静心近距离听她的声音。原来对她声音的一闪而过变成了沉浸其中,我小声随着她诵着,感受着,其美难言。或许,因为我的笨拙,一时还没学会她的吟诵调,但迦陵神韵,蓝鲸遗音定会生生不息,传承不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