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动脑,勇往向前
——读《草船借箭》有感
宋任浩(牡丹区实验小学五年级十九班)
指导教师:蒋爱红
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一课,我被作者罗贯中塑造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篇故事主要讲了:心胸狭窄的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故意出难题,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赶造出十万只箭以便与曹军交战,诸葛亮明知是计但慨然“应战”,还立下了军令状,承诺若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可奇怪的是,两天时间过去了,诸葛亮丝毫没有造箭的打算,一直等到第三天,诸葛亮才有了动作。这天大雾漫天,诸葛亮亲率一众船只来到曹军阵前,曹军视线受阻不明就里又恐有诈便只命弓弩手齐向江中放箭,只见箭如雨下,不一会儿,诸葛亮所率船只上面的草把子上就全插满了箭。
诸葛亮这种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智慧,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十万只箭三天造好,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普通人就算是三十天也很难造好,诸葛亮竟用三天就“造”好了。
其实,在学习中,我们也总会碰到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比起“三天造十万只箭”来说根本不足一提,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能最终战胜困难,记得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讲“找次品”的问题,一会左边放一个,一会右边放一个,乱七八糟的,不要说写出答案,看到本子上的题目我就头大了,老师讲的什么我根本听不进去,每次遇到这样的题目我就绕道而行。谁料,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五道解决问题中有三道是“找次品”,我的数学成绩可想而知,现在想起来我后悔不已,如果当初我能像诸葛亮一样,不畏困难,善于动脑,也不至如此。所以,今后我要学习诸葛亮积极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