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
响水县实验初级中学李海楠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仆人对主人的承诺,男孩对朋友的承诺,父亲对儿子的承诺。它是希望,也是救赎。从来没有一本书可以将历史,文化,人性这样残忍而赤裸裸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读《追风筝的人》的时候,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是对历史和战争的思考,更是对人性的美好的一种体悟和感动。
故事发生在还没有动乱的阿富汗,一个因为信仰而将人分成不同阶层的社会。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他最忠诚的仆人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哈桑视他的小主人为最亲近的朋友。他忠诚,善良而勇敢,可以为了阿米尔付出一切。在恶毒的阿塞夫想要欺负阿米尔时忘记自己的仆人身份挺身而出。而阿米尔只将他当成一个打发时间的陪伴,内心却觉得他是哈扎拉人而低看他。
阿米尔觉得父亲因为母亲的去世而怪罪自己,不与自己亲近,却对天生兔唇的哈桑偏爱有加。他的内心一直对哈桑有着隐约的嫉妒和不平,甚至不想自己的父亲与哈桑相处。为了赢得父亲的爱和重视,他紧张不安的准备想在阿富汗的传统斗风筝大赛中成为最后的赢家。在这个比赛中,只有最后将自己的风筝追回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而哈桑是天生的追风筝的好手。哈桑在追回风筝之前对着阿米尔微笑,“为你,千千万万遍。”他奔向了风筝,却迟迟没有回来。阿米尔在寻找哈桑时发现了阿塞夫带人围堵了哈桑,他的懦弱让哈桑受到了阿塞夫的侮辱。两个少年因此产生了隔阂,随着阿富汗的政变,他们的人生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战争已经离我们太远,对于哈桑和阿米尔却是生活常态。小说中他们的房子隔壁就是军营,哈桑还经常受到士兵们对离家出走的母亲的耻笑。政变的夜晚,枪声不决。塔利班来了,地雷不止。哈扎拉人因为与塔利班的信仰不同而像牲畜一样被驱赶,遭到屠杀。很难想象这并不是虚构,而是真实的历史。即使是当下,阿富汗也饱受着战争的折磨。从前的阿拉伯繁荣的古都变成废墟,悠久的文化变成糟粕。一切如同一场不会醒来的噩梦。战争带走的不仅仅是经济,文化,带走的更是一代人的尊严,一代人的希望。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书中,悲剧一一上演。哈桑被侮辱,哈扎拉人失去了自己的居住地,阿富汗人失去了和平,失去了文化,失去了生命。哈桑和阿米尔是历史洪流里两叶小舟,被带往了不同的方向。然而这却不是一个悲剧,当最后阿米尔对着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说出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仿佛可以看到阿米尔隔着时空,对着哈桑低语。他最终怀着最美好的回忆完成了自己年少的救赎。当读完整本书,那些枪声,炮声,生活的琐碎仿佛成为浮光留影,渐渐淡去,只留下对人最纯洁的信任的喟叹。
一本好书带我们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带我们领略了更深厚的情感,带我们尝遍人生百味,仿佛泉水滋养了我们的灵魂。《追风筝的人》实在有太多让人品味的细节,值得我们反复诵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