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是更深刻的行动

  2020年长沙市联考考场佳作(有修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了《时代》杂志封面,更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
 
  材料二:2019年9月27日,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
 
  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呐喊钦佩,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更有种植。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反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呐喊是更深刻的行动
 
  长沙市南雅中学K1710聂梓亦
 
  感谢反方二辩的发言。是的,诚如刚才二辩选手所说,不去行动仅仅呐喊什么也做不了,但我们呐喊真的只是物理上的声响,只是一句口号吗?我想首先请大家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的辩题。我方的观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请注意这个“更”字,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否定行动的重要性,也并不是指我们只呐喊不行动。我们呐喊是为了更多人听到以至于行,我们发光是为了更多人看到以至于行。
 
  真正的呐喊是什么?鲁迅先生在《墓碣文》中写道: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呐喊是先行者对后来者的唤醒,是一束光点亮希望的传递,呐喊是行动的起源,只有呐喊换来更多的同行者,所谓行动才被注入灵魂。
 
  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在联合国气象大会上侃侃而谈,被《时代》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她敢于思考勇于表达,在各国领导人面前,她将自己作为青年人对环保的思考表达出来,让全世界都听到她真诚的呐喊。试问,其影响之深,受众之广,会让多少普通青年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践行环保理念。而他们的行动,又必然比一个人的行动有更大的成效。一人呐喊力薄,但一人唤醒众人行动,力量是巨大的。
 
  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到联合国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这难道不也是呐喊的一种体现?如果这位中国青年,仅仅是“默默为地球种树”,他能做的不过是种几百棵、几千棵树。但联合国颁奖、媒体宣传做的工作,恰恰就是呐喊,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学习,让蚂蚁森林推行的“积攒绿色能量”行动蔚然成风,这就是呐喊的力量。
 
  文明之所以鲜活、生动,以其长久的生命力活跃在历史的画卷上,就是因为每一代的拓荒者先行者都曾呐喊,去叫醒“铁屋子里睡着的人”。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因为既然他已经剖析清楚了社会的疾病,他便不能眼看着病人的坠落,病不在身体,病在灵魂。他要呐喊,让中国人看看自己的内心;他要呐喊,让中国人自己医治自己。如果他不执笔为枪,而是继续行医,他也许会成为优秀的外科大夫,治几百人几千人。但他让自己的心去燃烧,去发光,去呐喊,中国旧社会从此有光了,人们便不再沉默。更多新青年去斗争、去拼搏、去传播发展新思想,中国才得以自救。
 
  在今天,过去那个时代面临的问题已不存在,但我们仍要呐喊。因为呐喊是一颗心串起一颗心,一份力量凝结一份力量的最好方式。呐喊是更为深刻的行动,我们发出的悲壮而有力的呐喊,是让行动更有力量的来源。
 
  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