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洲际联盟的国际团结
高一5班汪哲天
3月15日,一个欧洲小国——塞尔维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总统武契奇发表了电视讲话,只见他满面通红,含泪哽咽。
“你能意识到伟大的国际团结是不存在的。”
“欧洲的团结是不存在的。”
“在困境中我们唯一能请求帮助的只有中国。”
中国在第一时间对塞尔维亚提供了帮助。当日晚间,第一批防疫物资已经抵达塞尔维;3月22日,武契奇等政府官员在机场迎接中国医疗团队的到来。这时候的他,充满了斗志,表示对中国除了爱与尊重,还将回报这份“患难之交”。
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武汉、湖北的抗疫行动中就体现出来这一精神。中国还有一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塞尔维亚的近邻是黑山、波斯尼亚、克罗地亚、匈牙利、捷克等国家,这些国家都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大国。稍远一点的邻居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也是欧洲老牌帝国。可是,当武契奇向欧盟提出支援的时候,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帮助,那些大国自己内部也发生了口罩等医用器材的“截胡”事件,甚至令永久中立国瑞士变成了“受气包”。
在利益的面前,各种人性都会暴露出来。同理,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各种国家的品格也会赤裸裸地体现出来。所谓的文明国家、发达国家,其文明性、先进性都有限制的“定语”。作为国际社会重要成员的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面对突发事件、国际重大安全事件的时候,表现出临危不惧、宽容从容、科学抗疫的风范,不仅对塞尔维亚当即伸出了援助之手,包括欧洲的重灾区意大利在内,对捷克、委内瑞拉、日本、韩国等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也提供了援助。
塞尔维亚与中国的友谊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便已结成,之后在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遇北约轰炸、2008年汶川地震、2020年中国抗疫之际塞尔维亚都维护了对中国的爱与尊重。
新冠病毒现在肆虐于欧洲,中国人不畏艰险,飞跃了一万公里去帮助塞尔维亚。这份情谊超越了狭隘的洲际盟约,这是人道主义精神,是作为国际社会中一个大国的担当。地球是一个村,二十年的全球化早已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连接成为一体。只有并肩作战,才能看到风雨后最美的彩虹。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团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