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
2020年春节前后,一场可能由贪食野生动物而引爆的疫情,从武汉开始,蔓延到湖北、全国。至今已有几万名医护人员从全国赶赴湖北,其中不少人感染,一些医生和护士为此献出生命……
此时,疫情数字不再凶猛增长但每天依然上升。许多地方人们已急不可耐地走出家门,赶集、逛商场,坐露天茶馆;诸多企业陷入困境,纠结着何时复工;毕业班家长和学生焦急万分,期待着早日开学。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学校纷纷大搞网络授课。我们不去多想疫情为何而来,却急切盼望疫情赶快结束,恢复忙碌和急切的生活。也许藉由这场大疫,我们真该“停课不停学”,学着去重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当你终于走出家门,重新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和校园,你最深切的感受和愿望会是什么?请自拟标题,写作成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1703班彭晨
指导教师:李兰
春节期间一场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节奏,我们在沉重坚定的“抗疫”步伐里感受着温柔与悲壮。当疫情的拐点终于到来,我们方敢戴上口罩、走出家门,拥抱着久违的春光。其实,疫情虽然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却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审视生活的机会。
我们常说“多难兴邦”。其实苦难本身并没有意义,多难是否兴邦在于我们是否有过深刻的剖析、真诚的思考,是否从悲剧中学到积极的应对策略。这样,疫情与灾难才不是终点,而是向前发展的一环。
反思悲剧,审视生活,不妨从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开始。
当殷切呼晴的鸟雀声成为奢侈,没马蹄的浅草、绿如蓝的江水、红胜火的江花我们不能再“说走就走,想看就看”,当我们只能隔着玻璃窗眺望迎着春风的笑面桃花、绕芳甸的宛转江流时,我们方才学会珍惜过去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时光。有人说“一切的疾病都是呼求爱”,零三的非典、十七年后的新冠“巧合”般的都是由野生动物将病毒传染给人,这或许在提醒着我们——面对自然人类只是渺小的一环,我们与万千生灵共处,平等、尊重和敬畏感是必要的。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远离危险是人的本能。在这场悲剧里,有人造谣起哄、有人万念俱灰,也有人挺身而出,克服恐惧和本能,用生命守护生命,让悲剧也充满感动。我们崇敬勇敢无私的医护、实事求是的科研工作者,也真诚的缅怀和哀悼在疫情中逝去的每一个生命。面对这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悲剧,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悲伤,也可以是铭记伤痛,以完善制度、调整政策的方式去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循环,让信息更加透明,让底层的情绪得到关注。这或许才是一种更好的表达对逝者崇高敬意的方式。
审视悲剧,不能只沉浸在悲伤里,也要珍惜和肯定善意。
站在空旷的街道上,我特别想念过去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盛况”,那些“烟火气”是城市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好在,尽管暂时无法和邻居们三五成群天南海北地侃着家常,尽管有很长一段时间听不到街头的吆喝与叫卖声,但疫情以另一种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真诚与温暖。面对超长的假期,诸多中小企业陷入困境,但“盒马模式”的兴起让企业自发合作抱团渡过难关;人们出行不便,却有快递小哥一如既往骑行送货,维持着城市最基本的运转。面对疫情,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团结和相互信任,人性的善良温暖着每一个居家隔离的你我。
其实,每个小小个体都与宏大的时代语境息息相关,反思灾难不能仅停留在宏观层面,每一个个体都不妨借此机会审视未来。
有人踏上停课不停学的大船,克服困难学习新知;也有人在危机中思考人生的方向,在现实语境下感受人性的真诚善良、学习卫生礼仪、了解社会运转方式。比起群蚁排衙的课本知识、恢宏壮丽的历史大事记,切身感受社会的危机应对措施,看到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分工协作,从而明确未来的人生方向或许更为真实生动。毕竟,人生的河流中,高考只是一瞬,而生命的意义却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追寻的答案。无论我们最终选择在书卷中拥抱岁月山川,或是在实验室驰骋星辰大海,都可以借此机会明确人生的方向与责任。
愿我们纵然面临被风雪模糊了的世相,依然能够心怀敬畏与同情;愿十四亿人从悲伤中获得坚定与温暖、信心与勇气。北京后海冰雪消融,武汉珞珈山早樱初绽,我们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