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周记选:《马说》逸事

  前两天学一篇古文,很有名的《马说》。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一位爱发牢骚的人。适才读过他的《左迁蓝关示侄孙湘》,确有“以文为诗”之意,通俗易懂。诗中充满了悲凉、不平、牢骚、埋怨之意,与《马说》相似度不低。
 
  言归正传,来说说这篇名文中的逸事。我认为本文的一个漏洞就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这一句。何以见得?
 
  在当今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种是英国的纯血马,有着20m/s的速度,多用于皇家赛马等等。但文中提到的“千里马”是此马种的概率很低,多半应为我国古代的优良种马。在我国古代,宝马,千里马当属“汗血马”。此马种原产地为大宛国,汉代皇帝发现这种宝马后,不惜派遣使者、出兵攻打,折腾了足足三次才弄回几千匹。由于杂交、回交等原因,我想到唐朝时已所剩无几。
 
  假设文中的千里马为汗血马—它确实可以叫做“千里马”,某位皇帝曾经御封过,古代著作中亦提认为此马“日行一千,夜走八百”,那你就会发现一个大漏洞,即“一食或尽粟一石”,意思就是说千里马进食一次有时吃掉一石谷子。
 
  “石”,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用于计算粮食如粟、黍之类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文言文、诗词等等中它的标准读音应该为shi2,一石等于十斗又等于一担,所以后来人们就把它读作dan4。每个朝代石所代表的重量不同,具体见下表:
 
  战国时期——一石约为20斤
 
  秦朝——约为218斤
 
  汉代——约为120斤
 
  唐代——约为106斤
 
  宋代——约为194斤
 
  清朝——约为56斤
 
  民国——约为120斤
 
  现在,人们以120斤来概算。韩愈是唐朝人,因此文中的一石应该按照106斤来算,汗血马的身高为1.5米左右,体重按500kg来算,它一天只需要吃10斤草料左右。而一个人一天大约吃1-2斤粮食。千里马一顿就要吃106斤!!!一次吃掉一个人百八十天的口粮!!!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是韩愈编造出来的。如果这样,就算食马者知道它是千里马,是汗血马,也只能当普通马养,自己都吃不饱呢!韩愈连千里马一顿吃多少粮食都搞不清楚,还说自己是千里马,有点逗。当然他本人也并没有见过千里马,情有可原。怪不得伯乐只给秦穆公相马,天下也只有皇帝才养的起那么几只啊!谁还敢奢求千里马?那韩愈这只千里马不被重用也是在情理之中了——胃口实在太大。
 
  从古至今,文人骚客面对仕途不利,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境况,或多或少都会发牢骚,以豪放著称的谪仙人亦曾发出过“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感慨,孟浩然,韩愈,龚自珍……甚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柳亚子还写了一首名副其实的牢骚诗给毛主席,直截了当的抒发了“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的牢骚感慨。
 
  在体会他们文学著作中饱满的个人情感,瑰丽的艺术特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抱着科学、严谨、求真的精神,多多收集资料,进行考证,切忌听之任之,人云亦云。正所谓“旁意广囊出己意,常人亦可赛高人”。如此这般,方为治学之道。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