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活动探究成果展——周记“我是小记者”展评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教材的亮点之一。目的是通过课程的设置改变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语文教学方式,依靠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经历新闻体裁文本的形成过程。鉴于此,单元设置了三项任务: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实际教学中,多数老师注重新闻阅读的指导,未能兼顾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指导,实属遗憾。
 
  如能多花一点点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效果确实不一样,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得到落实。请看部分学生作品,值得点赞。
 
  一、消息写作
 
  八(23)班召开本学期第一次班会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八(23)班六日六时电本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八(23)班班主任召开了第一次班级会议。在这四十分钟内,班主任先与我们简短地讨论了有关“我心目中的老师”主题,之后向我们提及八年级的重要性和学习要求,让我们感受到八年级的紧迫性,从而更好地激发我们学习的斗志和毅力。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时间,改善自我,取得优秀的表现和满意的成绩。(记者C.Y)
 
  “泓溯”模联社团开始招新
 
  通达社合肥九月九日电随着七年级新生的到来,隶属于合肥四十六中的“泓溯”模联社团开始了紧张的招新活动。
 
  “此次活动意义重大,可目前情况并不乐观。”负责本次招新的外联总监夏睿成说道,“招新的人数质量,都会极大地影响到本届校会地水平以及未来本校模联地发展状况。”
 
  近日,第五届合肥四十六校会组织委员会已开始筹备下一步招新宣传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使更多人了解模联这一全球性学生活动,以帮助发掘更多有兴趣、有潜力的新生。对此,他们运筹帷幄,稳步推进。(记者风轻云淡)
 
  点评:两则消息发布及时,或报道班级活动,或报道学校社团活动。既有直接叙述,也有间接引用。主体内容由主到次,切合消息写作要求。读来像模像样,现场感较强。
 
  二、新闻特写
 
  临门一脚
 
  (记者火星)
 
  偌大的足球场上,十几个身着橙色球衣的少年们严阵以待,他们手搭在彼此的肩上,微微弯腰,形成了一道名副其实的“人墙”。他们的身后一个身着草绿色球衣的少女,正盯着一动不动的足球,一边摩拳擦掌,一边在球的后侧徘徊。球场两侧,近百名同学屏息敛声,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惊扰了场上的每一名球员。
 
  时间似乎过得特别慢。
 
  终于,裁判的哨声清脆地响了起来,女孩胸有成竹的往后退了几步,然后双手前后分开,两条腿的肌肉紧紧地绷着,依稀可以看出皮肤下跳动的青筋。女孩停了两秒,看了看球,又看了看场边的同学们,终于像下定了决心似的,右腿一抬,人便似离了弦的箭,飞了出去,在离球一步之遥时,右腿又迅速迈出,在半空中划过一道美妙的弧线,脚背精准地踢到球的侧下方,足球像一只听话的小鹿,越过了前方的“人墙”,直奔球门!
 
  “球进了!”赛场上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球场右侧的几十名同学疯笑着奔进球场,将女孩紧紧围住,向她表示热烈地祝贺。球场左侧的同学则走进球场,安慰他们的同伴。
 
  “我很佩服叶钰,”一名身着草绿色球服的少年说,“是她带领我们赢得了胜利。”
 
  “我觉得我们输得并不可惜,”另一位来自球场左侧的同学道,“她们是很强劲的对手,特别是踢进最后一球的女孩子。她们都很优秀。”
 
  点评:抓住一位女同学任意球射门的瞬间,精心构思,再现了精彩一幕。亮点一在于首段紧张氛围的营造,将读者带入场景;亮点二在于人物的精巧介绍,如“球场右侧同学”“球场左侧同学”虽未明确是哪一方,但在叙述中巧妙呈现。亮点三是结尾处的侧面描写,既有同伴的敬佩之语,更引用对手的敬佩之语,自己的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可以说,这则特写既有仿写课文的痕迹,又超越课文的写法,确实很棒。
 
  三、新闻通讯
 
  难忘那束光
 
  辰婠
 
  当傍晚的霞光不偏不倚地照到窗边,父亲对着窗外出了神地望着,眼里闪烁的是比晚霞很耀眼的光芒。(巧妙的点出采访的时间、地点和采访对象。)
 
  沉默良久,父亲开始对我娓娓诉说关于他的求学故事。(省去了自己的问题,读者却能读懂问题,文笔简练而含蓄。)
 
  “那时候条件苦,我每天步行好远去上学,风雨无阻,但说也奇怪,我们那时候从未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想象一下,一个和我们差不了多大的孩子为了学习,每天独自走十几里路去上学,并且风雨无阻,真是难以置信。当今社会下,想要找到这样一个能吃苦的孩子,恐怕很困难吧?(适时对比,启发思考。)
 
  他接着说道:“上课时,我永远都是最认真的那一个,每天下课都会缠着老师问问题,缠到老师都觉得不耐烦了,方才罢休。可第二天,我又会去问。”说到这儿,父亲开心地笑了。这种发自内心的笑,已经好久没有出现在他的脸上了。他眼睛里的那抹暖棕色,不禁让人想起了冬日里的卡布奇诺,想到了如尘生命里的一首老歌。(穿插的神态描写,现场感很强。眼神的描写满含爱意,意味无穷。)
 
  “那—你上学的时候,一天中最开心的是什么时候?”我托着下巴,好奇地问。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后,父亲笑着说:“每天中午啃完馒头后,我就和小伙伴去学校那棵松树下背书,我们比赛背古诗,谁都不想输,于是常常背到‘忘我’的境界,老师喊上课了,我们才如梦初醒。这样,往往一个星期不到,我们就把一学期的古诗都背完了。”“你们的学习氛围可真浓厚!”我不禁赞叹道,“是啊,那时候大家都尊敬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剪裁很好,唤起一代人的回忆。)
 
  最后一抹余晖眷恋地映在远处的江面上,绚烂而绮丽。(景物描写推动采访的深入。)
 
  我终于问出了自己最困惑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你努力学习,一直奋斗到今天?”
 
  “其实一开始,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出农村。城市就像一束光,为我漫漫的学习长路点明了方向,我要感谢这束光,是它,让我无畏坚持。而现在,我学习的意义,亦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点睛之笔,增添深度。)
 
  我恍然大悟,原来,看不清未来时,就比别人坚持久一点,努力终将会使我邂逅路上最美丽的风景,收获岁月里最灿烂的阳光。我想这便是父亲给我上的最重要的一节课。(采访所得,启人深思。)
 
  纷繁尘世,不忘心中那束光。岁月你好,坚守更美。(再次点题,言简而意丰。)
 
  点评:报道父亲求学历程,材料甚多。小记者善于剪裁,选取了最有价值的部分呈现出来,内涵丰厚。
 
  四、新闻评论
 
  谈谈教育
 
  信
 
  教育——一个如今最冷血的话题,得知此次作文探究的主题后,我立即摩拳擦掌,准备把困扰我几年的一个问题去采访一下——“你认为快乐重要还是学习重要?”
 
  第一站到了“法西斯集中营”——育才书店,我立即开始寻找采访对象。
 
  第一个采访对象是一位看似五十多岁的中年大妈,手里正抱着一“箩筐”资料,都是七年级的。
 
  我立马凑上前去询问,没想到他想都没有想就说出:“当然是成绩!成绩!现在快乐有什么用!现在快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输在……”
 
  因为她的话真是太——多了,语速就跟打机关枪一样,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是他和我们班“馆长”有的一拼。
 
  我又转头问那位学生:“学弟,请问你现在快乐吗?”他冲我撇撇嘴,这时又传来他妈妈的声音:“他当然快乐,就是因为太快乐了,成绩才像”鳖爬”一样,我管他吃,管他……(此处省略一千万字)”
 
  我当然知道这位学弟的心情,冲他苦笑了一下,他也冲我苦笑了一下,旁边唾沫星子乱飞的大妈还浑然不知,我又悄悄的隐去了。
 
  第二个采访对象是一位一年级家长,没想到他与那位大妈的话如出一辙,我真怀疑他们是不是商量好了一起来的。
 
  接下来几个也近乎雷同。
 
  我怀着一腔怒火回来了,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永远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我终于知道是为何了,中国并非没有人才,而是许多家长不懂教育,却又以爱的名义去做一些伤害孩子的事,许多自以为是的人都认为自己最懂孩子。恰恰相反,他们是最不懂的,因为没有孩子愿意去向他们吐露自己的心声。
 
  要不然就是过度溺爱孩子,但“草原比马厩更能成就一匹千里马!”没有哪一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但我要送你们一句话:若想让你的孩子学会飞翔,那就让他去磨练,让他尝试。而不是你们的呵护和牵手。
 
  历尽沧桑终成无谓,尝遍艰辛方可无畏。
 
  愿教育给我们更多的机会成为流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取得成功。
 
  点评:中学生对教育的评论可能非常幼稚,但非常真实,是代表中学生的无奈心声。其实文章将责任全归咎于家长是不全面,教育的问题有社会、学校、老师、学生诸多的问题,今天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国家高层的重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教育的资源会越来越丰富,学生选择的空间会越来越宽广,等到那时,今天的“唯分数论”可以休矣。从新闻写作角度来看,有叙述,有评论,幽默诙谐中令人唏嘘不已,每位家长似乎都看到自己的影子了,文章针对性强,犀利而又真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