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归根
泽国二中七(10)班林予涵
指导老师郑慧
长安归故里,故里有长安。
——题记
已是春末夏初,气温骤升,太阳火辣辣地照下,我站在树荫之下,望一树碧绿,这大概是树叶最繁盛的季节吧。层层叠叠,郁郁葱葱,偌大的树冠上,一眼望去,全是生机的绿,没有一片枯老。
望着望着,几片绿色的叶落下。无风,不动,它们都未盘旋,似乎对这充满生机的夏毫无一丝留恋,哪怕自己正值壮年。它们没有任何多余动作,直奔泥土,几许尘埃微扬,似乎在为夭折的年轻生命默哀,我沉思着。
依然是落叶。那是秋日灿烂的叶,枫叶,樟叶,梧桐叶,红的红,黄的黄,有些还暗杂深绿,仿佛是枝头开出的最美的花。这是它们短暂生命中最后的圣歌。只需在树下小憩片刻,就能看到每阵风都能带走一片绯霞,“霞”盘旋着,大部分落入土中,却也有几片东奔西跑,在水泥地上得到片刻宁静,直到哪阵风或哪把扫帚,带它回到土中安息。
“叶落归根”,不管生命散发出如何的光彩,擦出了怎样的火花,是枯,是绿,是大,是小,最后的归宿,依旧是家乡。
古代思乡愁纷纷。“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夜闻笛声,就算山水美酒相伴,远方的家乡仍是心中最深的念想。“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二十七岁早逝的王勃,纵才华横溢,也掩不去一腔回乡的情。
现代念家意切切。“两弹元勋”钱学森,不受美国高官厚禄诱惑,克服万般的阻拦,他用生命热血去爱祖国,最终为国做出巨大贡献,在祖国安详长眠。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的同胞,曾无法与大陆的亲人团聚。树叶纷飞,何处是乡?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奔散在世界各处的同胞,有朝一日,总想回到这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家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