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闪烁的光

  至暗时刻闪烁的光
 
  浙江舟山南海实验初中曾子瑶
 
  新年的热闹喧嚣才踩着凛冬的过去而来,却被悄然而至随后迅疾猛扑的病毒噬咬着,攻击着,煽动着,最后匆匆地如潮水般消退。一时间突如其来的冷冷清清,随后人人自危。
 
  感染的人数一天几千几千的上升,疫情地图中各个城市都红的刺眼,像是被悲怆和挣扎浸润的鲜血;医院里的床位供需越来越错位,大厅里全是心急火燎惊恐万分等待会诊的人,还有人排队挂号着就一声不吭的晕倒。药店里的货架上口罩被一抢而空,有人买不到口罩却还要因为工作原因挤公交。
 
  像一个没有谜底的谜面,像未来蒙尘在黑暗里渐行渐远,黑云压城城欲摧。
 
  这是一个漫无边际的至暗时刻。
 
  但正是在这样黑暗的境地,才更能迸发出至暗时刻闪烁的光。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他以及国外有良知的科学工作者们带领团队连夜科研攻关,研制有效抑制病毒的药物和疫苗。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等中国医疗圈的“四大王牌”云集荆楚大地,加之其他省份的医疗队伍,正在全力发动歼灭疫情的总攻,而陆续增加的治愈患者人数就是最好的证明。‍
 
  防疫战场上医护人员那一张张印着红指印的请战书;央视新闻里无数步履匆匆的白大褂;武汉医生与家人隔离,同自己的父母妻儿含泪但毅然的告别;除夕夜,乘着火车从全国各地赶往武汉的顶尖医生,大年三十,加班加点赶工口罩的外地工人;春晚的节目《爱是桥梁》,紧急加入的节目为武汉应援……
 
  他们激情的喊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身体上做着“忧国者不顾其身”的行动,甚至还有已经退休的医者“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我看不见硝烟,可我看见了无数人的牺牲,我看见了光,黎明前奋力破开黑暗的光。
 
  太平时,悬壶济世为解忧医,国难时,一马当先不问归期。正是因为那一束束竭尽全力冲破天明的光,所以我永远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待凛冬离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相逢,将温暖延续!
 
  方老师点评
 
  要写好这篇文章,在审题上要抓住关键两点,一个是至暗时刻,它是怎样的场景;另一个是闪烁的光,它包含了哪些内涵。
 
  作者就是这样处理的。思路非常清晰。
 
  文章首段起笔不凡,寥寥几行,就写出了形势的严峻。次段进一步描绘这种严峻的场景,让人感同身受。接着用两个比喻句来形容此情此景,最后又用一个判断句来收束至暗时刻。
 
  第二部分作者如何妙巧地衔接呢?
 
  用一个“但”这个转折词。
 
  用一句“但正是在这样黑暗的境地,才更能迸发出至暗时刻闪烁的光。”这个过渡句。
 
  作者在写至暗时刻部分时,既重点提出医务工作者们的努力,又全景再现全国上下的齐心与协同。
 
  既写他们的行,又现他们的言。
 
  高潮部分是对“光”的赞颂,并表达自己的信念: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结尾又用一种美好的期待领引读者更好地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周遭的世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