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头网课无忧

    疫情当头网课无忧
    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八年级创新一班焦奕萱
 
    亲爱的老师们:
    华灯初上,冰冷又柔软的月光仿佛细细涓流洒在空无一人的街道。熙熙攘攘的城市洗去了尘埃和疲惫,在温暖的怀抱里沉沉睡去。
    书房的灯却还固执地亮着,细致地描画着你眉眼间的轮廓。清脆细小的打字声仿佛微语的嘤咛。
    疫情当前,共克时艰。这是一名普通教师的剪影,也是千千万万个人民教师的缩影。
    点开微博,一日日增加的确诊数量勾起了你条条沟壑的眉心。闭眼、轻叹,疫情越紧急,任务和责任越重,谁不是在负重前行?搁下笔,撕下纸条,贴在桌上,那是最醒目的地方,该贴上最要紧的事。
    网络授课是一条漫长、迷茫,却又必经的路。
    每天清晨追着月光流逝的步伐起床,摸摸索索地打开电脑,安排好五十多个学生一天的课。电脑屏幕长久的照射让肿胀的眼蓄着酸涩的水,仿佛尖利的爪一样挠得人心慌。此时,无数的居民楼中,学生们大多都躺在温暖舒适的被窝里,守着甜蜜的梦,等待微熹晨光的唤醒。而你接替了清洁工们,成为了叫醒这座城市的人。
    不知孩子们打开电脑屏幕,熟悉、轻柔的,循循善诱的声音灌入耳畔时,心中该是作何感想呢?
    我的爸爸是一名科学老师,同样是受新政策影响的人。方式方法的改变,令他感慨良多。
    为了制作一节完整的、精彩的微课,他又翻开熟悉的教材。尽管书页上的一字一句都仿佛多年好友般相识、相知,可当要对着幻灯片讲出时,思维往往却被拦塞:面前端坐着的学生一张张轻松的面孔,变成了一片片色块;双方交流的课堂变为了单向输出。他烦闷地扶着额头,苦苦思索良久,仿佛睡着了一样,眉心紧蹙。终于,他做出了决定:建群实时互动,这固然麻烦,可这是唯一一条沟通的桥梁。
    解开了心结的他思路茅塞顿开,灵活的手指敏捷地敲击着键盘,一双眼更加聚精会神,嘴角掩不住的笑意也终于显露出来。
    一个下午就这样悄悄地流逝了。他仿佛一尊虔诚的塑像,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地。备完了课,就是录音。已经僵住了的手扣起冰凉苦涩的茶,润了润干燥奇痒的喉咙,清了清嗓门。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科学课堂。”沉稳沙哑的嗓音转眼不见,取而代之的只有清脆、亲切、温柔的问好声。他将食指竖在双唇间,示意我别出声。我屏住呼吸,看着这张疲惫不堪却强打起精神的面庞。我知道,正有千千万万的教师,为了相同的教学质量,为了肩上教书育人的责任,一步一步,负重前行。
    “累。怎么能不累呢?”他敲完手中的文档,笃定地看着我。手机的提示音争先恐后地响起,定睛一看,都是互动的累累硕果。屏幕前久违的笑靥与照片里亲切的面孔相映成趣。他显然已发现了网络授课的奥妙,同时乐在其中。
    亲爱的老师们,无论你们此时是否仍面对成堆的任务,接连不断的答疑,都请您接受孩子们的感激与点赞。疫情当头,你们同前线的医务人员相同,都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焦奕萱
    2020年2月20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