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身残志坚的名人给我们以坚持不懈的力量。
司马迁给我力量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金丰路初级中学七年级(1)班柳旭楹
指导老师袁进林
有人想当一统江山的秦始皇,成就前无古人的大业,有人却想当一介平民,活得更加洒脱和真实;有人想成为精忠报国的岳飞,有人却向往陶渊明般的田园生活;有人想听那深邃悠远的《广陵散》,有人却偏爱那字字铿锵的《出师表》。而我,最敬仰的人当数司马迁,因为他给我力量。
司马迁,字子长,生活在西汉中期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汉武帝时期。司马家族世代为史官,他也不例外,父亲去世后他便继任当上了太史令。据说司马谈因自己未能趁这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盛世,写出一部传世之作而悔恨,于是临终前嘱托司马迁要珍惜这大好时光,补上自先秦以来数百年的空白历史,也不枉身为太史令了。对司马迁来说,这不仅仅是先人的遗愿,更是一种历史的重任。他从父亲手中接过重担,下定决心要写出一本前无古人的“史家之绝唱”。
我五岁开始练琴,对钢琴从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再到恐惧和厌恶,其间我不知多少次想放弃,想彻底让这令人烦闷的琴声消失,可最终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考取了钢琴十级。我为什么能七八年始终如一地练琴呢?原因不是妈妈的“威逼利诱”,而是我偶然在书中看到司马迁的事迹。他年逾不惑时开始了史记的写作,其过程中遇到了多少困难与阻力无人知晓,花费了多少心血与汗水也无人知晓。多少个酷暑寒冬,多少次昏黄的烛光下,他依旧在奋笔疾书。及至四十七岁时,他更因为一个近乎荒诞的理由而蒙受不白之冤,被判处死刑,后来他申请改为了宫刑。也许当时的人们会认为他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可他不在乎,他知道,自己不能一死了之,《史记》还未完成。于是,他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屈辱,直到完成《史记》的使命和责任。读完司马迁的事迹,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就是这股信念,支撑我走过了这八年的风风雨雨,最终到达了胜利的彼岸。
他继承父亲的遗志,有着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一一克服了编书时所遇到的困难,体现出他坚定不移的信念;他遭受飞来横祸,在逆境中却并未消沉下去,而是忍辱负重,继续前进,反映出他不屈不挠的坚韧。
他身上氤氲着的明亮的人生光辉温暖了我的心田,陪伴我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给予了我成长的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