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曹操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职中初41班秦绍珲
在中国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让人耳熟能详的人物有许多,后世对他们的评价也有好有坏。但有一位真正的英雄,却因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出现被后人误认为是一代奸臣。大家应该都知道我说的是谁,他,就是东汉末年的曹操—曹孟德。
《三国演义》之所以说曹操是奸臣,肯定是因为他说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在他逃避董卓追杀时藏身到吕伯奢家,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时说下的话。但正史《三国志》上可说的是:“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当时错误即已铸成,曹操也只能凄怆地说:“宁可我对不起人家,也不要人家对不起我呀。唉,伯叔我对不起你。”来心里安慰一下自己。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可是加了“天下”二字的!我认为,就曹操的胸怀和远见,可能说出这种让自己被全天下诟病的话吗?不能。“负”字的本意,在古汉语词典中,有“负担、依恃“的意思。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宁愿我担负起这天下的重任,也不要让天下的人依恃于我。这可是一种雄心壮志呀!
但史学界对这件事的观点也是有冲突的,难下定论,所以我想先撇开这件事,来看一下曹操如何对待人才,如何治理北方,以及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曹操手下的五大人才: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这五个人各个都是经天纬地之才,有扭转乾坤之能。
先说荀彧,他助曹操败吕布、扼袁绍、袭荆州、举贤才,提出迎奉天子之计,被世人称为“王佐之才”;荀攸,他外愚内智,是战术大师,曾主谋刺董卓;贾诩,他洞悉人性,洞察人心,被易中天教授称为“三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程昱,他勇略过人,刚戾傲慢;郭嘉,被世人称为“鬼才”,助曹操灭袁绍一族,又写《十败十胜论》鼓舞士气,在官渡之战的胜利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才能不在卧龙凤雏之下。
如果说曹操是奸臣小人的话,那这么多性格各异的旷世奇才,又怎会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呢?
再来看曹操治理下的北方,一片欣欣向荣。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之后退回北方,励精图治,发展农业,当时曹魏的人均粮食产量为蜀国的十倍,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曹操在文学上的造诣更不遑多论,《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都堪称古今之绝唱。我认为,历史上只有毛泽东的诗词能跟曹操相媲美。
许多名人都给过曹操极高的评价:易中天就说他是可爱的奸雄;许邵说他是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就连鲁迅先生都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他至少是一个英雄”。
所以,就算对于曹操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各有论述,但无论如何,我就是非常佩服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