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树

    死树
    瑞景校区八年级谭昭阳
    我的树分外孤独,它的根细而狭隘,却多如牛毛,它的叶一生碧绿,却寂寥若晨星。
    它是我的邻居,但我们独来独往,从未交谈。它焦黑的枝干像极了我浑浊的眼眸,这大概是我们之间唯一的联系。
    它老了,它弯了,它变得一日不如一日了,但它从来没有向我寻求过帮助。我想,它大概已经死了,如一名沉睡的逝者,只是安稳地睡着了。也许它还活着,可它的主干早已被掏空了,做成了我的板凳,做成了我的纸板。
    它是我的邻居——死树。
    它这辈子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偶尔几只鸟儿会过来拜访它,但也只是落脚停歇。它不知自己的母亲是谁,又是怎么被遗弃在这。它用它最后的余温,养活着脚下几根枯草的断茎。
    抽打它的,是一日日无尽的暴晒;陪伴它的,是一根根岁月的骨针;安慰它的,是一场场暴雨的咆哮,爱它的,或许只有那深不见底的黑暗。它从那微微亮的早晨迈入了漫长的黄昏,只能转动它的脑子,去听一听野鸟的愁鸣。或者睡上一觉,去梦里感受新生的变化:生命是红色的,岁月是白色的,死亡是黑色的。可死树却又不是单纯的焦黑,而是白色世界里唯一的一抹黑,冰冷无声。
    这是我的邻居——死树。
    我也给这老家伙丢过肥料,看它如何熬过一整个寒冬,否则不吃不喝,连枯叶都梳不齐。老伙计啊,你就是根死得不能再死,黑得不能再黑,怪得不能再怪的朽木,给了你温暖、港湾,为何你却愈发的冰冷了?是寂寞吗?听不见清晨的鸟语,听不见仲夏的蝉鸣,看不见日暮乡关的软红香土,看不见天空与大地是如何相拥。你只剩下躯壳了!遗憾吗?你还有我,孤单吗?死树。
    这是我的邻居——死树。
    山外山,天外天,晚霞照空眠。我目视死树,淅淅沥沥的雨点模糊了我的镜片。别了,死树,别了,老伙计,在最后这抹单薄的长影随着入夜彻底消散之前,我再最后地看你一眼。
 
    1.结合全文,概括“死树”的形象特征。
    2.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可死树却又不是单纯的焦黑,而是白色世界里唯一的一抹黑,冰冷无声。
    3.文章反复出现“这是我的邻居——死树”,这在谋篇布局上有何作用?
    4.运用象征手法的相关知识,探究本篇文章作者借“死树”要表达的主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