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对风光独自游

  闲对风光独自游
 
  市三中八(5)班刘文哲
 
  我曾以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自然;我也曾认为苏轼的“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即是自然。我认为自然的境界就是如此,小隐隐于林,之前的我,确实是满足于此的。
 
  带着一丝小心翼翼,我开始追寻那种“大隐隐于市”的自然心境。某个家人的门口曾经留下我的脚印,我看见的是爷爷在门口捧着一杯热茶,下着象棋。屋内刚刚满月的孩子抱着妈妈的腿,双脚一蹬一蹬地踩着自己的节奏,他的爸爸在一旁用相机拍下这温馨的一幕,但我却认为这不是自然。这样的生活几乎是司空见惯的,在这个城市中不计其数,怎么能算自然呢?于是,我转身离开那一片住宅小区。
 
  踏上湖边的林荫小道,两旁参天的大树将阳光大部分挡住,偶尔偷偷溜进来的几束阳光也远没有那么耀眼了。湖岸上的杨柳卖弄地挥舞着他们的枝条,湖中虽然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壮阔,却也有点水蜻蜓款款而飞的意趣,但我却认为这不是自然。工人们把树叶修剪得整整齐齐一个样儿,怎么算是自然呢?
 
  走入湖心中的小亭子,绿叶卷碧涛,只是这“涛”换成了湖中那一圈圈漾开的水纹,水中几抹红色闪过,便是那一刻也不安分的鲤鱼在追逐嬉戏。向远处望去,那抹静静的晚霞,将这一片水与天缝合得自然天成,姑且算是自然吧,我这样想着,但一旁朱红鲜明的红亭柱隐隐约约的油漆味又使我烦躁起来。“大隐”的心境果然得之非易。
 
  蓦地,和风送来鸟鸣,几个黑影降落在我眼前,自顾自地啄食,人们撒落在栏杆上的食物碎屑,我不禁有些愕然,他们不怕我?在这一片安静之中,我难道不显得突兀?呆呆地盯着这些麻雀悠闲地踱步,啄食。我似乎看到了什么,是的!我看到了是他们那平淡又安于喧嚣的心,我不禁喜形于色,苦苦追寻的答案竟然这样不期而至。
 
  原来这一路走来,我始终行走在自然风光之中,人言谈笑,潮涌鱼跃,日出日落……自然的是心灵,而不是环境,拥有这颗处万物不惊的心,即使是身居闹市,我也能“朝饮木兰之坠露夕,夕餐秋菊之落英”。人间、湖畔、小亭……闲对风光独自游,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美好享受!
 
  市四中章正辉点评:小作者选取了尘世生活中的三个画面:家人和谐的画面,湖边林荫小道上的风景,湖心亭绿叶卷着涛,认为这都不是我心目中的自然之景,文章在此产生波折,心境也变得烦躁,突然“麻雀悠闲地踱步,啄食”的场景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拥有这颗处万物不惊的心,即使是身居闹市,也能闲对风光独自游。全文思路清晰,语言优美,主题突出,对人生有很深的感悟和思考,写作过程中也能掀起波澜,有很强的整体构思意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旨在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素材和范文,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